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心得:扎实有效改进作风 第一,改进作风,要力求学习深度。改进作风,首先要抓好学习。因为只有学明白,才能想明白;只有想明白,才能做明白。所以,这就要求机关广大党员干部带头学习好我们党关于作风建设的历史和一系列文件精神,并且包括八项规定在内的各种制度规定,深刻领会中央关于改进作风的精神实质,真正弄懂八项规定的内涵外延。学习中,应当把集体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把学习与每个人的思想、工作、生活实际相结合。通过学习,使每个党员干部进一步了解掌握作风建设的具体要求,尤其是对重点内容做到耳熟能详、了然于胸。只有这样,才能在思想上清醒,才会在行动上自觉。 第二,改进作风,要提升认识高度。习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讲话和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都从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高度,事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深刻阐述了作风建设的重要性,这充分表明党在新形势下仍然要提倡和发扬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仍然要提倡和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作风,仍然要坚持唯物史观和群众路线。还特别强调要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真正树立起为民、务实、清廉的形象。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执政党的作风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国家长治久安。正因此,我们必须深刻认识作风建设的重大意义,高度重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并积极付诸于行动。 第三,改进作风,要突出制度刚度。当前,有的领导机关和一些党员干部表现出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作风,严重损害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针对作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特点,要立足实际,深入调研,反复论证,建立完善坚持教育培育、严格管理治理、加强检查督查、强化追责问责、完善体制机制等制度措施,用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把作风规范在制度的界限内,把作风导向体现在政绩考核、干部选拔和行政问责的全过程。为改进作风注入压力,带来动力,铲除“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土壤,使政策在执行终端不变形、不走样、不打折扣,有效杜绝政策失真、失灵的现象,为持续、有效改进作风提供可靠保障。 第四,改进作风,要凸显落实力度。改进作风,关键在于落实。必须把改进作风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扎扎实实来抓,决不能虚应敷衍,做表面文章;也不能时紧时松,搞“一阵风”。中央对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提出了“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我们应利用这一有利时机,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作为切入点和结合点,进一步突出作风建设,教育引导机关党员干部树立群 众观点,弘扬优良作风,解决突出问题,要坚持做到领导机关带好头、党员干部走前头、用好典型抓两头、互相评比鼓劲头、保持作风好势头。有效治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使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不断提高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服务发展、服务大局的能力,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凝聚起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 第五,改进作风,要确保群众满意度。毛**同志指出:“凡属正确的任务、政策和工作作风,都是和当时当地的群众要求相适合,都是联系群众的。”要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拥护不拥护作为衡量作风建设的“一把钢尺”,作为检验各项工作的最高标准。 我们改进作风,就要努力在解决作风不实、不正、不廉上取得实效,着力在解决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负责任上取得实效,倾力在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突出的问题上取得实效,让民心与党心贴得更近。要像中央领导同志驱车千里亲赴大山深处,与村民同坐炕头访贫问寒,了解关心群众疾苦;冒着余震不断的危险,第一时间赶赴地震灾区,靠前指挥救援工作,与灾民同吃、同住、同救灾那样的务实作风和爱民情怀,始终把工作重心放到基层,把工作重点放在为民,坚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深入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围绕群众工作能想事、会干事、不出事,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办成事,用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换来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和“满意指数”。 总之,改进作风是加强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永恒课题,是永葆共产党员政治本色和旺盛活力的一篇大文章。只有抓住关键、把握好度,持之以恒真转实改,久久为功,才能赢得民心,才能为实现中国梦汇聚正能量。 (作者系河南省委省直机关工委宣传部副部长 翟道武 来源:人民网)
专家为您服务 咨询热线:1322053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