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0月17日电 (记者车玉明)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谈到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时,把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列在第一位。他还在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这表明,资源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中共的重点关切。 按照惯例,每次党代会上的报告都要首先总结过去5年的成绩,同时列举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内存在并要认真加以解决的突出问题。从这些列举的问题中,可以看出中共的关切重点。 在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列举了7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涉及资源环境、平衡发展、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民生和社会、思想道德建设、党的执政能力、基层党组织、干部作风与消极腐败现象等。其中,排在第一位的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 这一突出的强调与过去有所不同。5年前的中共十六大报告列举了6个方面的问题,排在第一位的是“农民和城镇部分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失业人员增多,有些群众的生活还很困难”。十五大报告中列在第一位的问题是“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不高,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特别是部分国有企业活力不强”。 改革开放29年来,中国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与此同时,经济增长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200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5.5%,却消耗了世界54%的水泥、30%的钢铁、15%的能源。水污染、空气污染、酸雨等环境污染现象严重,一些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重金属、辐射、电子垃圾等新的环境问题也在不断增多。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曾指出,中国已经成为石油、铁矿石等能源和矿产资源最大的进口国之一,国际能源和矿石价格的波动将直接影响到国内相关产业的成本和竞争力;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不断增强,对生态和环境的破坏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公众压力。 十六大以来,中共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去年公布的“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要比“十五”末下降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 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说,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不仅使经济发展质量难以提高,资源环境也不堪重负。中央的一系列战略决策表明,中国的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经成为重大战略任务。 胡锦涛在报告中就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了五个方面的要求,其中首次提到了“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的理念。生态环境已成为报告所描绘的2020年中国小康社会图景的重要组成部分。报告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中国应当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 十七大代表、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说,这充分体现了生态文明对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没有生态文明,一切文明就没有了享受的前提。生态文明体现的正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文化内涵。” 实行更为严格的惩罚制度,其实还只是一种事后行为。如果都要等到各种污染已经发生之后再采取行动,不仅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也很有可能无济于事。
专家为您服务 咨询热线:1322053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