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系统行业先进事迹材料
一、加强党建工作,引领创新领域
我们协会下属会员单位大部分属于信息服务业中的高科技企业,其中非公有经济企业占绝大多数,这个行业从业人员中年青人多,学历高,海归派多。这些新经济组织民营企业投身创新产业:以创新的服务理念、创新的管理模式、创新的工作机制在上海开拓出了一片的新的创新领域,在全市经济发展中取得了非凡的成绩,有力的促进了上海经济的发展。可以说“两新”组织的确已成为一支科教兴市、科教兴国的生力军。在这支队伍中党员占了一定比例。他们有的是爱国海归派,有的是外地来沪创业佼佼者,由于IT行业有些企业规模小、成长快、流动快、人员散。不少会员单位有党员无组织,游离党员长期不能过上正常生活;一些党员也因频繁调换单位,与原单位脱离了组织关系;长期不能参加组织生活。如何加强这支党员队伍的管理、如何在政治思想上、实际生活中关心他们,更好发挥他们作用,已成为我们协会党委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推进组织覆盖,扩大党的影响。
我们根据协会会员部提供资料,走访会员单位,对有党员没组织的单位,倾听党员心声,拜访业主争取支持,召开员工代表座谈会开展党建工作宣传。对于业主思想有顾虑甚至不支持建立党组织的情况,我们反复积极地宣传党建工作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消除他们的顾虑。最后在综合协调基础上,落实组建工作的自愿原则、党员民主选举与领导推荐协调一致的原则,帮助做好企业党支部组建和申报。
(二)加强党建工作,解决重点问题。
协会作为新型的社团组织,如何服务新经济组织,加强开展党建工作是当前新形势下的党的历史使命和协会的工作责职,也是解决会员单位中党员的切身需求。协会党委积极探索加强党的组织和工作双覆盖。通过“学实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协会党委梳理出目前“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存在的“五多”现象:即,非公企业变化多、书记党员流动多、预备党员逾期未转积压多、党员“人户分离”情况多、党建工作正常开展难题多。针对这些问题,协会党委逐一研究,重点解决当前存在的预备党员转正难、正常工作开展难的问题。对于逾期未转正的预备党员,协会党委制定实施了《关于延期转正的预备党员转正的暂行办法》,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教育,引导他们积极参加组织活动,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使得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按期转正的预备党员能够如愿以偿。今年,按照创建“五个好”要求,进一步规范组织建设,丰富活动内涵,活跃活动方式,真正把各级党组织生活健全起来,党员作用更好的发挥出来。
二、创新党建模式,提升服务功能
(一)坚持两支队伍培训。
针对两新组织特点,我们近年来,除了对书记培训外,还扩大到企业中无职、无权、无位、无薪的党建工作志愿者,他们不是书记,但协助承担书记工作。
我们定期召开工作汇报与交流会,及时总结交流党支部工作好的经验做法,积极开展党支部达标创优竞赛活动,搭建探讨党建工作和党员联谊、交友平台,开设协会网上党员教育窗口,开展书记培训,党建工作研讨。2008年我们组织“增强使命感,争做好书记”井冈山红色之旅活动,让书记接受一次井冈山革命精神的洗礼,进一步增强党建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2009年赴重庆,四川进行学习考察、奉献爱心活动。2010年再次组织韶山红色之旅活动,路途中开展基础党务知识的问答,工作案例的分析,创先争优活动的交流和革命红歌联唱系列活动。
今年,协会党委决定开展重温党史活动,每日以电子邮件形式将“重温党史系列内容”发送到各位书记手中。这一活动得到了各党支部的热烈响应,纷纷利用公司内网、内部论坛等手段将内容告知到每位党员,使每位党员都能回顾党的历史上的重要时刻,学习老一辈先烈的优良传统,继承前辈的革命意志,进一步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保持和发扬党的先进性,将共 产党的旗帜传承下去,不断开创新的历史篇章。党员们也用电子邮件回复表达了欣喜之情。
(二)坚持党建工作规范性。
协会党委面对已建立起来党支部,不是仅仅满足于组织形式上,而是注重党组织的作用、党员的作用的发挥。为此,协会党委按照上级组织关于创先争优活动有关要求,在以前开展“达标创优”活动的基础上,结合协会会员单位工作实际,制定了党支部“争先创优”活动竞赛要求。重点从三个方面对各党支部进行考核:一是基础工作考核——党员队伍状况明。要求各党支部及时做好党员组织关系转移,预备党员转正,党员和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工作;二是党建业绩考核——正常开展党内活动。要求党支部发挥好战斗堡垒和凝聚作用,党员要发挥高觉悟、高技能、高业绩,发挥5带头作用,完成好岗位工作;三是开拓创新考核——不断探索新成效。要求各党支部处在新时期,面临新挑战,结合宣传世博、服务世博、直接间接做好参与世博工作,力争世博先锋活动中做出实效。旨在通过竞赛活动,进一步把党建工作做好、做细、做规范,进一步与经济工作相结合,以党建推动中心工作和行业发展。
协会党委针对下属党支部企业均为非公有制企业的特点:对于党建工作不重视;没有专职人员工作,人员流动多的特点。

相关文章:
(责任编辑:演讲网 yanjian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