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给人以希望,清明给人以怀旧,中秋给人从欣慰,可端午则给人以和谐。端午,一个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一个值得人们永远怀念的节日。
说起端午,就能够轻易地联想到一个人:屈原——楚国三闾大夫。最初的端午节的确是为了纪念这位伟人。他忠心耿耿,才干卓越,而结果却受打击,被放逐,报国无门以至穷愁潦倒,抑郁而终。通过历史的记载,我可以在脑海中想象他在临死前与渔父对话的场面:他披散了长发一路行去、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江畔风影里几丛压伤的芦苇摇曳出披着晚阳的飞鸟和他疲惫的清姿。面对渔父的疑问,他回答:“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渔父无法理解他的执着,在渔父的心中,只有: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应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可餔其糟而啜其醨。是啊,平凡的人怎能理解他?因此,世人皆醉了。他痛苦因为他清醒,所以注定要承受求索路上难忍的孤寂。终于,风急云沉的一天,他的清高刺痛了幽幽汩罗水,一怀沙石随江而去,一朵白莲在污泥中枯萎。漫天彩霞默默致哀,当时的人们怕鱼虾吞噬了他的身体,纷纷向江中投下粽子,这个习俗也一直延续到现在乃至永远来铭记他。
屈原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它能够引领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屈原是值得我们怀念的,而现在人们纪念屈原,庆祝端午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当然,最出名的要数吃粽子和划龙舟。粽子,作为江南一种有名的食物,浑身烙满了文化印记。苇叶糯米,莲子花生……青白艳鲜,文雅秀丽,每一样物事都具备了典型的江南韵味。有关专家考证后说,粽子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屈原。当年,这位爱国诗人自沉汩罗江后,民众纷纷驾龙舟前往营救。后来,大家又包了很多粽子,撤入江中,希望江鱼吃到粽子后,不要噬咬屈原的身体,为可怜、可敬的诗人留一个全尸。江南的习俗,包粽子的糯米事先要淘洗洁净,苇叶要新鲜,清爽,蒸者要耐心。小小粽子,包裹着人们对正义的崇拜,对正道的敬仰。
赛龙舟是端午节最热闹的活动。在大湖中并列排着几条龙舟,划手们都各就各位等待着号令响起,湖的四周都站满了喝彩的观众。待号令响起,划手们都鼓足劲划船,毫不逊色的要数站在舟头的鼓手,他们快速有力的鼓声时时振奋着后面的划手,此时赛龙舟的人们都想弥补过去祖先未能及时救上屈原的遗憾,又像是在和湖中受惊吓的鱼儿嬉戏比赛。而在岸上,叫喊声、喝彩声混杂在一起,真是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
在端午节前几天,人们还会去街上买一些硫磺放在家中来防蛇,还有就是把一种香草插在门上来求平安。端午节的一些习俗均与自然有关。
江南是个文化的海洋。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无不钟灵毓秀。茶的雅俗共赏,酒的豪情万丈,风筝的逸兴如仙,丝竹的悠扬缠绵,还有那阵阵的莲歌,那飘飘的丝绸……每一样江南文化里总浓缩着江南的灵魂,屈原的精神正是江南的灵魂。司马迁在记述了屈原的事迹后,为他的死去深表惋惜,假如他以他的才能游说诸侯,假如他走出楚国,他一定会成为天下红人,成为国家栋梁。可惜的是,屈原他抱定了一个目标,生为楚国生,死为楚国死,“安能以皓皓之日而蒙世之温蠖乎”。但他追求的不是为了自己一个人飞黄腾达,而是如何使自己的祖国尽快繁荣、富强起来。我们以端午节的形式来缅怀这位伟人,来传承他的爱国情怀。随着世世代代的遗传,端午节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而端午节也越来越与自然有很大的联系。人们以纪念屈原的方式来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用这个伟人的灵魂作为与自然界相通的桥梁。天地宇宙大同当是一代伟人最高的追求!
端午节给我们缅怀屈原的机会,也让我们感受他的爱国和坚贞不渝的情操。屈原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端午节也将长存于世。
(责任编辑:演讲网 yanjian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