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应用性很强的演讲活动,它到底有哪些特征呢?只有了解和掌握了演讲的特征,才能有效地提高演讲水平,达到演讲的真正目的。具体来说,演讲的特征有如下几点。
(1)时代性
演讲活动属于现实活动的范畴,而不属于艺术活动的范畴,它是演讲者通过对社会现实的判断和评价,直接向广大听众公开陈述自己主张和看法的一种现实活动。一个人当众演讲,关键在于以其思想性、原则性,帮助听众弄清复杂的社会现象,解决某一问题。讲者对现实的评价和判断,主要是通过许多事实、概念和某种理论、主张来表达的,而这些事实、概念和主张则是通过判断、推理及其他逻辑手段来实现,是面对广大听众直接表达的、是现实的。在演讲中,为了生动地讲述某一部分内容,也可能借助于种种语言艺术手段,甚至也可能引述寓言、小说、诗歌、戏剧等艺术作品中的语言、人物和事件.但它的目的只是为了更生动、更具体、更鲜明地阐述道理。就其反映的对象来看,是现实的真实而不是艺术的真实;就其表现的手段来说,是通过判断、论证、推理和一些逻辑手段,而不是通过形象来表现的。
其次,从演讲者的活动来看。演讲者是现实中的自己,走上讲台仍然是他自己,面对广大听众公开发表自己的主张和观点。演讲者总是一身三职,既是演讲词的作者,又是演讲的指导者(导演),还要完成自己的演讲。自始至终表现出演讲者的独创精神和演讲风格。而表演艺术家就绝大多数来说,是把别人创作的作品,在导演的指导下,调动一切表演艺术手段,塑造特定的形象。从服装上看,演讲者虽然也要注意服饰,但其服饰却是现实的,符合自己性格、年龄、兴趣的,而表演艺术家则必须借助作品的人物性格、特点及情节的需要进行修饰和化妆。演讲者给人以真实的现实感,而表演艺术家则给人以形象的艺术感。从表现形式看,演讲是以讲为主,以演为辅,直接抒发情感,公开陈述自己的主张。这个“讲”虽然是语言的艺术,但仍然是演讲家根据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的需要,进行现实的、真实的“讲”,而不是表演艺术家根据塑造典型人物的豁要,所进行的那种艺术的、甚至是夸张的“讲”。演讲者虽然也有“演”的艺术性,但这个“演”不仅形式不同于艺术的“演”,而且就其“演”的作用来说,也不同于艺术的“演”。
根据上述简要的分析可以看出.演讲属于社会现实活动范畴.而不属于艺术活动的范畴。因此,可以说现实性是演讲的首要特征。
(2)艺术性
当代的艺术观认为,现代艺术应有两大艺术系统,一类是欣赏艺术系统,另一类是实用艺术系统。演讲固然是实用性或应用性很强的现实活动,同时,演讲也是一门艺术,也就是平日所说的演讲艺术。这里就会产生一个间题:既然演讲是现实活动而不是艺术活动,却又称其为演讲艺术,这不矛盾吗?其实并不矛盾,说演讲是现实活动而不是艺术活动,是就其社会性质而言的;说演讲也是一种艺术,是指它是现实活动的艺术,演讲是艺术,是通过有声语言和态势语言的手段所显示出来的艺术,或者叫言态表达艺术。
演讲之所以优于其他一切现实的口语表达形式,并有较大魅力,因为它不仅是由多系统要素构成的综合的实践活动,而且它还使这些系统要素有机结合而形成了自己的特点。第一,具有统一的整体感。这些系统在整个演讲活动中,既是它自己,又不是它自己。在演讲中,不仅缺少任何一个系统都构不成演讲,而且任何一个系统如果脱离了演讲的整体,就失去了它作为演讲中的一部分的意义和作用。在整个演讲活动中,由于各系统互相联系、互相配合、互相渗透,才给人造成了统一的整体感。第二,具有协调感。演讲活动不仅给听众造成一种整体感,而且还给听众造成一种协调感。如果各个系统的要素不能互相配合,甚至各自为政,或者过分乃至不恰当地强调突出某一系统、某一要素,而贬低、压抑另一系统另一要素,不能发挥其作用,就会削弱其功能,影响整个演讲的效果。演讲的各系统各要素必须在发挥各自作用的前提下互相配合、互相促进,才能给听众一种协调感,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第三,富于变化。演讲的各个要素总是能根据主题和情感的需要而变化,始终给听众一种新颖感,并扣动听众的心弦。比如声音的抑扬顿挫,速度的快慢变化,态势语言变换多样化,等等。正因为演讲活动的各系统要素具有各自的特点并发挥着自己的作用,才得以有机地、协调地组织成演讲的整体活动,演讲也才能产生巨大的魅力和吸引力,成为高级、完美、富有审美价值的现实口语表达形式。这就是它的艺术性所在。
(3)鼓动性
鼓动性,应该说是演讲的又一特征。作为一次成功的演讲,是离不开鼓动性的。或者说,没有了鼓动性,也就不能称其为演讲了。
古希腊的德摩斯梯尼,作为一位民主政治家和爱国主义者,当他认识到雅典的公民如同麻木了一样,对马其顿的侵略毫无准备的时候,他发表了一连串的(斥排力演说)。他以满腔的爱国热忱和对敌人的无比愤怒,慷慨陈词,以唤醒同胞抗击侵略者,拯救祖国。他的演讲不仅使所有听众为之惊醒,随之愤怒,而且团结起来,投身于反侵略的斗争。这就是演讲的威力,这就是演讲的鼓动性之所在。政治演讲也好,学术演讲也好,不管什么样的演讲都应具有鼓动性。
那么,演讲具有鼓动性的原因何在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简单分析一下。首先,一切正直的人都具有追求真、善、美的强烈愿望,都有渴求知识的欲望。而演讲的目的就是要追求真、善、美,就是要传播知识,开启人们的智慧,陶冶人们的情操。在这一点上,演讲者与听众之间就很感之火去点燃听众的情感之火,以自己炽烈的情感之手去拨动听众的心弦.从而使其动情,引起共鸣,达到影响、征服听众的目的。第三,如前面证明的那样,演讲有较强的艺术性,诸如动听的声音、语调、丰富的表情和多变的手势。都容易感染听众,加强着演讲的说服力。又比如严谨的结构,填密的逻辑,都能像触角一样伸向每一个听众,像钳子一样抓住每一个听众。第四,演讲的直观性,也加强了它的鼓动性。任何一次演讲都是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下进行的,也就是演讲的现场。在这个现场里演讲者不仅能看到所有的听众,而且听众也能看到演讲者。演讲的自始至终,双方总是在进行直接的思想感情的交流。演讲者不仅随时观察着听众的情绪、反映,而且,他还必须根据听众的反映,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演讲,使其更能说服听众,激励听众,以期达到演讲的最理想的效果。基于上述四点,才使演讲更具有独到的鼓动性。著名的军事统帅拿破仑是个鼓动能手。有一次,他在对一支需要整顿的部队演讲时说:“士兵们,你们没有衣服穿,吃得也不好,我想带你们到世界上最富庶的国家去。”几句话说得士兵们顿时振奋起来,战斗力大增,后来一举征服了意大利。德摩斯梯尼曾经对他的朋友说:“你所讲的,只令人说个好字,而我却能使听的人一起跳起来,异口同声地说:我们赶快去抵抗排力。”由此可见鼓动性是演讲的主要特征。也是演讲取得成功的力量所在。
{4)实用性
黑格尔的(美学讲演录》是由他为大学开课的讲稿发展而成的。马克思的(资本论)中某些基本思想和观点,是他先在工人中演讲过的。物理学家杨振宁、李政道的学术思想也经常借助于演讲进行传播。演讲是一门科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个工具。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演讲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语言的艺术,自然它也是工具,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任何思想,任何学识,任何发明和创造,如果不是借助于演讲这个工具在各种各样的讲台上得以传播的话,很难设想将怎样使听众对其有所了解。应当说,演讲是最普遍、最基本的传播手段和工具之一。总之,各行各业、各种身份的人,都可以利用演讲这个工具进行信息交流。而且这个工具是最经济、最实用、最方便的。正如秋瑾女士在(演讲的好处)一文中所说,一是“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随时演说”;二是“不要钱,听的人必多”;三是“人人都听得懂”;四是“只需三寸不烂的舌头,又不要兴师动众,掏什么钱”,五是“天下的事情都可以晓得”。可见演讲的好处甚多,每一位欲创造成就者都应学会使用这个工具。
专家为您服务 咨询热线:13220535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