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四届二次全体会议工作报告
同志们: 这次全会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市委四届二次全会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06年工作,确定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工作任务,进一步团结和动员全区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以构建和谐徽州为目标,推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下面,我受区委常委会的委托,向全会报告工作,并就2007年工作提出意见。 一、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实现了2006年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我区站在新起点,强力推进大跨越发展之年,也是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改革开放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的一年。一年来,区委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以加快发展、奋力崛起为主题,按照市委提出的“落实、聚焦、突破”的工作要求,立足于谋全局、做决策、抓大事,按照“工业立区、开放强区、农业稳区、民营兴区、旅游活区”的发展战略,扎实开展“创新发展年、招商引资年”活动,团结和带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抢抓机遇,锐意进取,全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都取得了较好成绩,实现了实施“十一五”规划的良好开局。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全区经济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势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区委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经济工作的领导,确保了主要经济指标的超额完成,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2006年,预计实现全区生产总值11亿元,增长14.5%;财政总收入1.27亿元,增长19.3%,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02 亿元,增长29.8%,增幅居区县第一;财政总收入增幅高于GDP增幅,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幅高于财政总收入增幅,工商税收占GDP的比重、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逐步提高。突出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狠抓规模扩张,新增规模以上企业6户;狠抓增量培植,新引进工业项目47个,到位资金2.58亿元;狠抓工业技改,实施工业技改项目94个,完成投入3.57亿元,增长74.8%;狠抓园区建设,新增入园企业38户。全年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 4.3亿元,增长40.1%。突出开放搞活,招商引资势头强劲。深入实施“东向发展”战略,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年活动,全年累计签订市外投资项目60个,实际引进内资8.8亿元、外资504.6万美元,分别增长55.1%和16.2%;坚持外向带动,外经外贸健康发展,外贸进出口总额1269.8万美元,增长32.5%;坚持“放手、放胆”,民营经济继续发展,支撑作用进一步发挥。突出后劲培植,项目建设全力提速。以“332”行动计划为抓手,狠抓项目建设不放松。开工建设各类项目204个,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9亿元,增长52.1%。突出农民增收,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围绕“经济发展、基础设施、村容村貌、社会事业”四大板块,制定落实20个市、区两级示范村建设目标任务,全力推进“强村富民”行动计划,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农民收入有效增长。预计农民年人均纯收入3800元,增长12%。突出优化环境,城镇建设步伐加快。迎宾大道建成通车,玉虹小区、文峰世纪城、新时代商贸广场等项目进展顺利,区文体中心、政务办公楼群、玫瑰花城、富春国际花园项目启动建设,“改徽”工作有力推进,城市品位和整体形象明显提升。突出开发建设,旅游经济稳步发展。加大了唐模、呈坎、龙山湖、西溪南等景区景点建设步伐,唐模景区跻身4A级国家旅游风景区行列。实现旅游接待量86.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91亿元,分别增长25.5%和38%。 (二)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徽州建设积极推进。区委始终把关心群众生产生活作为执政为民、构建和谐徽州的大事来抓,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面落实就业和再就业优惠政策,全年新增就业岗位1510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切实做好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工作,确保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抓好九年制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认真落实领导干部科技进步责任制,抓好科普、科技服务和科技创新工作。大力发展各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深入挖掘徽文化 产品。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深入实施“生态大区”建设规划,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认真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实现了人口低水平增长。深化卫生改革,加快卫生事业发展,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示范区建设取得初步成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全面启动。认真搞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成立了区、乡镇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和村居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站,越级访及群体访得到有效控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积极开展平安创建工程,加大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进一步提高。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注重全面协调发展,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加 强。区委始终坚持把加强政治文明建设,作为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加强和改进对人大、政协工作的领导,支持人大依法履行职能,发挥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作用,人大、政协积极参与经济建设,工作的务实性和创造性有了进一步提高。严格依法按章有序做好区乡两级人大、政府和区政协换届选举各项准备工作。大力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有效保障了基层群众的民主权利。努力推进依法治区进程,启动了“五五”普法工作,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扎实推进效能建设,各级各部门依法行政意识和效能意识明显提高。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广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努力提高市民的综合素质。成立了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进一步理顺了文明创建领导体制和城市管理工作机制,扎实开展专项整治活动,提升了全区文明创建水平。进一步加强党管武装工作,扎实推进“双拥”工作,重视和支持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工作,认真做好新形势下的统战和宗教工作,努力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形成了社会各界同心同德干事业,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局面。 (四)围绕先进性教育活动,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坚持把加强学习、提高素质贯穿教育活动始终,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整个教育活动的关键,把“真正成为群众满意工程”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严格按照“保证不走过场”和“努力走在全市前列”的活动要求,切实抓好各个阶段的工作落实,取得了明显成效。坚持以思想政治工作为先导,开展了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荣辱观、《江泽民文选》等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了领导干部的理论水平和执政能力。大力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通过举办培训班、外派挂职学习、基层锻炼等形式,加强干部培养。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加强对干部的管理和考核,大力培养和选拔政治坚定、勤政廉政、政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完成了区、乡镇党委换届工作,班子结构进一步优化,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以“三级联创”为抓手,农村基层、城市社区和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得到明显加强。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开展。 (五)始终坚持以身作则,常委会自身建设不断加强。作为全区的领导核心,区委常委会始终坚持管方向、议大事,注重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推进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依法决策,努力提高驾驭全局、推进发展的能力。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紧紧依靠全委会的同志,紧紧依靠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开展工作。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加强班子内部的监督,增强了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常委会班子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形成了团结一致谋发展、齐心协力干事业的良好氛围。 同志们,过去的一年里,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蓬勃向上的良好势头。回顾2006年工作,无论是经济增长,还是培育后劲;无论是城乡面貌改变,还是民心工程实施,方方面面的变化证明了加快徽州大跨越发展是完全有可能的,率先崛起是完全有希望的。我们深深地感到,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四套班子团结带领各级各部门艰苦拼搏、开拓进取的结果,是全区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界人士群策群力、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委常委会,向奋战在全区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向支持徽州区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一年来的工作实践证明,加快徽州大跨越发展关键在于:我们始终坚持战略思维,坚定不移地把加快发展贯穿于各项工作中;始终坚持统筹兼顾,在科学决策中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驾驭全局能力;始终坚持解放思想,用改革的办法和创新的手段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始终坚持务实干事,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推动工作落实;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倾心尽力为民办事;始终坚持强基固本,务实有效地推进基层组 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始终坚持妥善处理和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做好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推动大跨越发展、加快和谐徽州建设,需要全区上下继续坚持这些基本经验。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尽管我们推动发展的力度不断加大、步子不断加快,但是经济总量偏小的问题依然存在;城市化程度不高,基础设施不配套,城市功能还不完善;城乡之间和乡镇之间发展不够平衡,促进全面发展、协调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构建和谐徽州的工作基础、社会基础需进一步夯实;面对推动大跨越发展、构建和谐徽州的艰巨任务,一些部门和干部发展思路不宽、机遇意识不强、对上对外联系不广、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依然存在;基层组织建设、人才队伍建设还有待加强,干部的综合素质还有待于提高。对此,我们必须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在今后的工作中下大力气认真克服和解决。 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007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的各项工作部署,紧紧围绕“两大一强”目标,深入实施“工业立区、开放强区、农业稳区、民营兴区、旅游活区”发展战略,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突出抓好园区、项目、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 2007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经济发展速度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经济总量上规模,人均争先进,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5%以上;财政收入增长20%以上,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2%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2%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7%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20%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0%以上;引进内资增长 38%以上;旅游接待量增长18%以上,旅游总收入增长1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城镇新增就业岗位1500个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 这些目标的提出,是经过全区上下认真思考、反复讨论确定的,符合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也符合徽州区的实际,是必须也是应该能实现的。为此,2007年要突出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把又好又快发展的落脚点放在优化经济结构上,进一步推进产业优化升级 “又好又快”发展,“快”是基础、是前提,“好”是核心、是目的。审视区情,我们最大的差距仍然是发展不够快的问题,必须始终坚持发展至上、发展为先的观念,快中求好,好中求快,进一步壮大经济总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要围绕“二三一”产业模式,进一步构建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产业发展格局,扩张优势产业和优势产品。 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推进工业化进程。工业经济已占全区经济的“半壁江山”,做大做强工业经济事关发展全局,全区上下必须对此进一步形成共识,始终坚持“工业立区”战略不动摇。一要继续扶优扶强。加快壮大精细化工、机械制造、农副产品加工等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生物医药、电子、服装产业,继续做大做强现有企业,积极引进落地投产一批企业、培育扶持规模以上企业。今年要力争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0户。二要扎实推进园区建设。突出抓好城北工业园和丰南经济园建设,进一步扩大园区规模,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相关配套设施。城北工业园一期建设要基本完成,二期骨干道路 要建成。要按照园区定位严格企业准入标准,推动优势企业和乡镇引进企业向园区聚集,促进工业集约化发展。要明确各乡镇、街道、有关经济部门和驻徽单位入园企业任务,确保全年新增入园企业30个以上。三要提高创新能力。要加强工业经济运行和生产要素的组织、协调和服务,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步伐,积极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打造工业领军企业。要积极抓住国家发展节约型经济的机遇,引导企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提升三产规模。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掀起黄山旅游第三次高潮”的号召,坚持把旅游业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抓好旅游发展规划,挖掘文化内涵、培植旅游要素、开发旅游产品、延伸产业链条。一要加快景区景点开发建设。以蜀源、灵山、西溪南为重点,加快推进旅游景区景点开发建设,抓好呈坎村、唐模村、龙山湖等景区景点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加大营销工作力度。牢固树立大旅游理念,以乡村旅游、文化休闲游和红色旅游为重点,切实抓好区域内旅游线路与周边区域旅游景点的对接,精心打造“黄山市东部黄金旅游线”。二要加快提升配套服务水平。围绕旅游六要素,加大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启动潜口旅游中心建设,使其成为东线旅游中心、黄山市重要的游客集散地之一。大力发展“徽州三雕”等特色旅游商品,不断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和产业拉动力。三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行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组织形式,大力发展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宾旅馆业,加快各类市场建设,进一步提升三产优势,扩大消费。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加快城区人口集聚。 积极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徽州区近80%的人口是农民这一基本区情,决定了解决“三农”问题仍是事关全区大跨越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着力点,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优势传统产业,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加大茶叶、木竹、蔬菜、蜂业、菊花、特色养殖等农业基地建设,着力打造全市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逐步形成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示范、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经济发展模式。要扎实推进劳务经济发展,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不断提高工资性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拓展农业外部增收空间。要抓好农村集体公共积累,千方百计增加集体收入。二要加大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在巩固扩大20个示范村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各村建设,抓好产业发展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今年要确保 10个市级示范村达到市级“十有”标准。要从农民最迫切、最需要的事情抓起,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的投入,进一步改善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同时,要加快农村综合改革,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效的机制保障。 (二)把又好又快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增强发展动力上,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坚持把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民营经济,作为推进大跨越发展过程中最具活力、最具张力的重要措施,持续推进,务求实效。 以更加科学的理念加快招商引资。近几年的发展实践证明,招商引资、借力发展是加快全区经济社会大跨越发展的有效动力,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紧抓不放。一要创新招商理念。要继续深入推进“东向发展”战略,把握产业转移规律,积极应对国家推动“万商西进”活动,实行产业招商。要充分调动企业主体求发展、求合作的积极性,把企业推上招商引资第一线,加强与大公司、大集团的合资合作,广泛开展以商引商、以企引企活动。在坚持大商小商齐引的同时,着力引进投资规模大、对财政贡献大、对地方经济牵动性大的项目,特别是工业项目,不断提高招商质量。二要创新招商方式。继续实行招商引资“一岗双责”,明确各地各部门招商引资任务,严格兑现奖惩。各级领导特别是党政“一把手”要始终把主要精力放在抓招商引资上,进一步营造领导招商、部门招商、全社会招商的浓厚氛围。要加强招商部门和专业招商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小分队招商、驻点招商,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的实效。三要优化招商环境。要进一步强化“企业为大、项目为先、事成为重”的共识,针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采取更加灵活有效的措施招商引资,切实营造亲商、安商、护商、富商的良好环境。同时,要抓住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战略和统筹区域、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机遇,加强对上争取工作,力争在项目、资金和政策上获得更大的支持。 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推进项目建设。没有投资的强力拉动和重点项目作支撑,“十一五”的发展就没有后劲。要始终把项目作为发展的重要载体,以“332”行动计划为抓手,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要积极做好新的重点项目的谋划工作,做到产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和现代服务业项目并重,进一步优化项目结构。要扎实有效地做好项目落实工作,对在建项目要加快建设进度,进一步强化领导联系制和部门负责制、项目定期调度制,积极主动地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缩短建设周期,限期建成投产;对签约项目要抓紧衔接,跟踪服务,限期开工建设。要不断充实和完善项目库,真正形成“储备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的良性循环。要健全和完善激励措施,进一步调动基层抓项目、引项目、上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亿元。 以更加宽松的环境壮大民营经济。坚持把民营经济作为推进大跨越发展的主体力量。一要加大扶持力度。积极鼓励和扶持民营经济发展,对有基础、有潜力、有优势的民营企业,尽心尽力搞好服务,千方百计予以倾斜,继续营造护企、强企、支持企业发展的浓厚氛围。坚持本地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一视同仁,促其做大做强。二要提升发展质量。鼓励和引导产业相关的民营企业整合资源、联合发展,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自主创新,提高发展水平。加大对发展增速快、财政贡献率高的企业以及有突出贡献民营企业家的奖励力度,激发民营主体创业热情,使民营经济发展的信心更足、发展的速度更快,不断提升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三要促进全民创业。充分激发全民的创业热情,把培育创业精神和改善创业环境结合起来,鼓励广大党员带头创业,鼓励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和复员退伍军人自主创业,鼓励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兼职创业,鼓励在外能人返乡创业,真正形成“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的生动局面。 (三)把又好又快发展的着眼点放在推进城乡一体化上,进一步推进城镇化进程 又好又快发展最终目标是协调发展。徽州城小乡大、城强乡弱,必须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走以城带乡、城乡互补、统筹发展的路子。 继续加快城区建设,提升城区带动功能。要按照新区开发与旧城改造并举的思路,加快中心城区建设步伐。要继续抓好中心城区规划工作,结合园区建设,深入推进“东进西伸北扩”战略,以道路拉开城市框架,进一步扩大城区规模,拓展城市发展空间。要继续加大道路、供水、排污、电力通讯等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不断完善城区功能。要强力推进“保徽、改徽”和“绿亮美净”工程,进一步改善居住环境,提升城市建设品位。要充分利用国家严格土地政策的机遇,以丰乐河两岸为重点,继续加快旧城改造步伐,不断优化城区形象。要坚持建管并重,加强对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要进一步拓宽思路,积极探索运用市场手段推进城市开发、经营和管理,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逐步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格局。 深入推进小城镇建设,统筹城乡发展。要继续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村村通”工程,完善城镇综合功能,增强辐射带动能力。要坚持产业兴镇(乡),充分发挥各乡镇自身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不断壮大镇(乡)域经济。要坚持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鼓励乡镇大力发展工业经济,继续实施“异地办厂、原地纳税”等激励政策,充分调动乡镇发展工业的积极性。要实施人才强镇(乡)战略,把优秀的干部派往乡镇,配强配齐乡镇领导班子,为乡镇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四)把又好又快发展的出发点放在以人为本上,进一步推进和谐徽州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正确处理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坚持从为民上求和谐、从文明上造和谐、从平安上筑和谐、从稳定上保和谐、从管理上推和谐、从发展上促和谐,扎实推进和谐徽州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切实解决民生问题。围绕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真心实意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最大限度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和维护社会公平。要扎实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围绕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引导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三项重点,多渠道解决好就业再就业问题。要全面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快完善失业、养老、医疗、工伤、生育等保险制度,不断健全弱势群体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全面构建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着力解决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要加大扶贫工作力度,增强“造血功能”,使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 坚持统筹发展,努力繁荣各项社会事业。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千方百计加大对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公益文化、群众体育等的投入,促进城乡、区域社会事业的协调健康发展。大力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继续抓好九年制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改善教育教学设施,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继续抓好科普和科技工作,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重点加强农村和社区卫生事业建设,加快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工作,努力提高基本医疗技术和卫生服务水平。坚持不懈地抓好人口和计生工作,以优质服务为抓手,不断完善“村为主”的工作机制,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质量。扎实推进“生态徽州”建设规划,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工作,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坚持协调发展,加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政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要按照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区委常委会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区委班子的领导核心作用。积极支持区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责,支持政府依法行政,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及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作用,全面落实党的统战、民族、宗教、侨务政策,积极支持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加强自身建设。加强党管武装工作,充分发挥工青妇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努力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而又团结合作、和谐统一的生动政治局面。要依法按章有序做好区乡两级人大、政府和区政协换届选举工作,确保换届选举取得圆满成功。精神文明建设是构建和谐徽州的重要基础。要持续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要广泛开展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扎实推进文明创建工作,深化城区和农村文明创建成果,提升市民素质和社会整体文明水平。 坚持以稳定为前提,扎实推进“平安徽州”创建工作。社会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要正确把握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特点和规律,建立健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依法妥善处理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要进一步完善维稳责任制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及时预防和妥善处置各类突发性、群体性事件。要扎实推进平安创建活动,进一步扩大平安创建覆盖面。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对重点区域、重点隐患集中整治。要坚持严打方针,保持高压态势,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和违法犯罪活动。广泛开展“五五”普法教育,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制意识。要毫不松懈地抓好安全生产,强化安全生产措施,消除安全生产隐患,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做好2007年工作,关键靠人,重在落实。必须紧紧围绕推进大跨越发展、构建和谐徽州目标任务的落实,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突出抓好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和基层组织建设。 突出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这个重点,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是推进徽州大跨越发展的中坚力量。要加强和改进党对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营造团结向上的舆论氛围。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十分注重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江泽民文选》的学习,加强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理论的学习,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要坚持学以致用,努力把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能力。要坚持以“一把手”素质提升为重点,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不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要牢牢把握正确的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用实践和发展的标准来检验干部能力,用人民群众是否满意来衡量干部政绩,真正体现以发展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要通过业务培训、基层锻炼、外派挂职等方式,加大优秀年轻干部、女干部、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力度,按照干事、为民、务实、高效、清廉的要求,建设亲民、勤政,谋事、干事、成事、不出事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要认真落实科学的人才观,重点抓好专业技术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努力营造有利于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的良好氛围。 围绕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这个关键,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目前我区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对此务必要高度重视。基层组织建设要以加强班子、改善结构、提高素质、增强活力为重点,着眼健全组织网络和保持先进性长效机制建设,巩固先进性教育成果。要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以“双培双带”先锋工程为抓手,以提高农村“两委”班子凝聚力、战斗力为核心,大力开展争创党建工作“先锋村”、“先进村”活动,加强村部建设,强化村级后备干部和党员队伍建设,抓好选派干部的管理,不断提升农村党建的整体水平。高度重视社区党建工作,深入推进“连心工程”建设,积极开展“五个好”街道、社区的党组织创建活动。继续加强机关、学校和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努力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继续抓好新时期的党员发展工作。 立足树立党员干部良好形象这个要求,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直接关系到人心向背。要坚持标本兼治、惩防并举,认真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不断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要经常性开展党规党纪、先进典型、反面警示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增强党性修养,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在搞服务、创环境上,用在抓经济、促发展上,用在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上,真正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要全面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前移教育监督关口,细化制度,规范约束,提高党务、政务工作的透明度,形成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要最大限度地保护好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宽容工作中的失误,纠正工作中的错误,对严重违法违纪行为坚决予以查处,绝不姑息迁就。要树立“不勤政也是腐败”的观念,深入开展机关效能建设,进一步优化政风、行风。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以市委提出的开展“落实推进年”活动为契机,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以奋勇争先的拼劲、知难而上的闯劲和坚忍不拔的韧劲,争做求真务实、狠抓落实的表率。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既是加快发展的第一责任人,也是督查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工作落实情况要及时掌握,确保每项工作有部署、有检查、有落实。对因抓落实不力,丧失机遇、贻误发展的,坚决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同志们!回顾过去,我们豪情满怀;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机遇面前,我们激情涌荡;面对挑战,我们百折不挠。区委相信,在市委的领导下,在全体委员和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只要全区上下同心同德,奋发进取,在发展中使实劲,在落实上动真招,推进大跨越发展、构建和谐徽州的各项目标任务就一定能够实现,让我们为之共同奋斗!
专家为您服务 咨询热线:1322053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