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家乡大变化
乡村石板房
石板短,石板长,夏住石板人人凉;石板长,石板短,冬住石板家家暖。这首流传于秦巴山区的童谣,像一段说明,解释了石板房的功能。
童谣依然,石板不再。石板房是一种以石板代瓦的房子,广泛流传于中国乡村的多个地方,秦巴山区就是其中之一。
石板房并不是随处能看见,随着时间的蔓延,人为破坏与移民搬迁等诸多原因,石板房逐渐减少,现在几乎很难见到。
十几年前,家乡大部分住的便是石板房,整整齐齐的排列在山卯中,河道旁,一间间石板房,像一部部活字书记录着乡村的兴盛。
我家的石板房,不知道从什么时候传下来的,泥筑的土墙上,层叠排列着石板,很是壮观。石板是取自附近的山里,整块整块的石头像一本又一本石书,藏在山中,村民们每到建房盖屋时,都会喊几个人,到山里去采集石板,我小时候也采过。采石板需要技巧,并不是简单的敲打,在家乡采石板,需要一套复杂的程序,一般先拜,再敲,最后裁。拜石头是非常庄重的,有祭祀的感觉,对着满山的石头,找一个专业的祭石师,烧几张黄标纸,口中念念有词,大概就是祈祷采集顺利,所采石头能保主家平安、佑主家发旺。接着便开始敲选择的石头,这些石头并不是普通的石头,而是像提前安置好了的一样,用钢钎和铁锤稍微一敲,一整块就落了下来,整整齐齐,厚薄均匀,只需要简单的裁一下,就可以用了。
采完石后,就需要搬回家,大多数都是抬回去的, 大人们说不能用车拿,怕路不好把上好的石板给颠簸坏了,所以不管用多少石板,村民都是请帮工抬回去。
石板采集后,需要晾晒,去除石板上的地气,一般晒两三天,就可以上房,这样一栋石板房便出现在眼前。
在乡村,住石板房是一种享受,一般殷实的人家才住得起。
紧邻我家的邻居也住的是石板房,与我家的房子构成了一道风景。每当我外出回家的时候,最先看到的就是石板房。
乡村石板房本来就是一处风景。
若是在早晨,乡村石板房绝对是一首美妙的诗歌。湿漉漉的石板上,涤荡着露水,经过阳光的照射,显得格外耀眼,石板下的男人就在不远处干着农活,累了就看看石板房的炊烟,如果炊烟小了,便到了饭点,也是该回家吃饭的时候了。石板下的女人,出出进进的在家里忙杂活,一会儿打扫卫生,一会儿烧火做饭,一会儿看看门前的菜园,乡村的农活她们总也做不完。石板下的孩子,读书写字,时不时的偷懒游玩。石板下的院落,堆满了粮食,母鸡叫着啄食,家狗忙于“巡逻”。
乡村因石板充满生机。
季节不同,石板房发挥的作用也不一样,明显变化就是冬暖夏凉。
夏季,炎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 整个乡村像个蒸笼安置在山凹之中,人们躲进石板房中,享受着凉意。石板结构复杂,厚薄均匀,它能将强烈的阳光反射回去,而且石板处于舒张状态,夜里能将空气里的露水吸收储存,到了白天,石板便起到了恒温的作用,阳光照在石板上,石板下的房屋不热反凉,在乡下拥有这样的石板房,便是避暑的好地方。村民们白天躲在石板房里,夜里坐在院坝聊聊家常,其情其景只有融入其中,方可有所感受。
到了冬天,天气变冷,石板处于收缩状态,积雪或者雨水落在石板上很快便凝固,当寒冷逼近,相当于在石板上又加了一道隔冷屏障。虽然外面寒意袭人,石板下却是一派暖意融融,一家人坐在石板房中,有说有笑,享受冬闲的自由和散漫,正如我当年描述的那样,屋中恰似四月暖,房外仍是百丈冰。如果从高山往下看,一间间石板房就像一个个堆满雪的草垛,整整齐齐的矗立在山卯里,河道间,公路旁。
石板房承载着乡村的文化。走在乡村,一间间石板房与青山绿水,共同组成了大乡村景象。我曾听说过这样一件事,有个县石板居多,整个乡村全部盖的是石板房,无论从远处观还是从近处看,广泛的石板都像是一种文化,可是这些石板房藏于闺房,没有被人发现,后来因为在当地拍一部电影,这些石板房走向大众视野,很多外地人便到那里旅游,当地人一看这么火,纷纷卸下石板,盖起了华丽现代的水泥房,没想到旅游的人越来越少,后来经过打听,原来游客到那里主要就是感受石板房的,体验那种原生态的民居生活。可见,石板房具有多大的魅力。
回想起当年住石板房的经历,总让我记忆犹新,那时候家里虽然穷,一家人其乐融融享受着石板下温情。
后来,我走出了村子,住上了楼房,可是仍然怀念石板房。前不久,因工作原因,我在秦巴深处的**县八仙镇又见到了石板房,依稀可以见到的石板房,似乡村的守望者,坚守着山村最后的宁静,像久违的朋友,一下就拉近了我的距离。在那里住了一晚,第二天清晨,小镇上的人还没有开门,我便走到山上,看着石板上湿漉漉的潮气与云雾一起,逐渐的把石板房遮盖,我的眼睛竟有了一丝湿润,朦胧之中,那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如梦幻般,敲开我童年的记忆。
临走时,我还一再的回望,希望这些石板房,成为众多如我一样的人,最后的乡村回忆。
石板房,是一种逐渐消失的乡村符号,曾几何时,他像一位父亲一样,扛起了对一个家族,一个村庄的责任。
改革开放40年,家乡的变化很大,家家住上小楼房,花团锦簇,样样电器俱全,石板房也逐渐成了我们的记忆。
(责任编辑:演讲网 yanjian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