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演讲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演讲网 > 文若河专栏 >

写作顾问

更多 >>
王  临
王 临
演讲网站长、《好口才》项目组组长、公文写作专家、公务...[详细]

文若河专栏

24小时求稿热线:13220535006 王老师    演讲培训热线:18601080848 周老师

文若河接受《决策》杂志记者采访

文章来源:演讲网 未知 文章作者:admin 点击次数: 发布时间:2011-08-08 11:11

但不管怎么说,我对这个行业是相当有信心的。二十一世纪是一个重表达、重沟通的世纪,舌头(口才)、金钱、电脑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人们赖以生存和竞争的“三大战略武器”。当代中国需要口才培训,当代的中国公众需要口才培训,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

 日前,文若河接受了《决策》记者的专访,现将采访实录如下:

    一、面对公众和媒体,很多官员不敢说、不愿说、不会说,外交家吴建民曾经说过,中国官员好像“茶壶里装饺子,倒不出来”。中国各级官员的沟通交流能力已经与大国形象不相符合,在您看来,哪些原因造成了中国官员口表能力低?

    我个人认为,造成中国官员口语表达能力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把它归纳为“两性”、“两缺乏”。

    什么是“两性”呢?“两性”就是惯性和惰性。

    所谓的惯性,其实就是从众心理在作怪。可以说在咱们国家,有个性的或者说有血性的官员比较少,绝大部分官员习惯于左顾右盼,人云亦云,因为这样比较“保险”嘛。别人怎么说我就跟着怎么说,别人说对了我自然也就对了,如果别人说错了呢?那也不是我一个人错,法不责众。久而久之,就产生了一大批以“克隆”上级领导讲话或者“复制”、“粘贴”他人讲话的官员。他们满嘴里说的都是些官话、套话、大话、空话,就是不会说自己该说的话。

    所谓的惰性,就是说大部分官员被“养”懒了。在咱们国家,大部分领导都有秘书,领导所需要的各种稿件,包括各种讲话稿,大部分是由秘书捉刀代办。这就形成了一个非常耐人寻味的现象,好的秘书“养”懒了领导,有秘书撰稿,领导就懒得思考了。正是有了秘书这个“拐杖”,所以咱们的领导干部越来越不愿意动脑筋,语言表达能力也就越来越差,最后沦落到只会埋头念秘书给写好的稿件的地步,不折不扣地成了秘书的“传声筒”——这话虽然很尖刻,但事实就是如此。

    什么是“两缺乏”呢?

    一是缺乏正确的认识。我们都知道,在西方国家,口才好坏是衡量一个人有没有资格和能力担任领导职务的重要指标。像美国,美国竞选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那些角逐总统职位的候选人通过自己的演讲去感召民众,赢得信任的过程。而在我们国家呢?大多数的领导干部,特别是众多基层的领导干部,甚至对口才在工作中的作用都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他们要么认为只要自己肯干、听上级的话、不出错误就可以了,当然如果有政绩那就更好了;要么认为,我是领导、是官员,有绝对的权威,我说话你们就得听着。

    我个人认为,官员口语表达能力差,实际上是“官本位”思想在做怪,而这种思想与现在大力提倡的民主政治又是那么的格格不入,所以官员不会说话,甚至经常因为说话惹祸也就不足为奇了。而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就必须澄清认识,一旦官员们都意识到口才不好影响工作、关乎前途,那么这个问题就好办了。

    二是缺乏系统的练习。在培训的时候,我经常给学员灌输这样的理念,不要怕讲话,更不要因为自己讲不好而懊恼。因为,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我们没有拿出专门的时间训练演讲,这一点和美国是不一样的。我们上学的时候没学过,工作以后没练过,自然就讲不好。演讲是一种能力,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综合能力,缺乏系统的训练是不行的。据我所知,能够主动去学习和练习演讲的官员真的是少之又少,来“张嘴就来”参加培训的,是其中的先知先觉者,我希望这样的官员能越来越多。

    二、不善表达,也是领导干部的一种本领恐慌。随着公民意识觉醒,公众对政府和官员的回应性提出了新的要求,除此之外,官员口才还面临哪些新的挑战?

    我理解您所谓的回应性,指的是官员面对诸如突发事件、媒体采访、公众质疑等的口才应对能力,这无疑是考验官员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方面,但我认为这在官员口才实践中只占一小部分,我倾向于把它称为应激口才。

    那么,除了应激口才,官员口语表达能力中一块非常大的,也非常重要的方面,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演说能力,通俗一点可以叫做当众讲话能力。

    现在大家都在谈“领导力”这个概念,我认为“领导力”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应该是演说能力。因为,作为政府官员,工作中离不开统筹与决策,布置与检查,解释与说明、说服与劝戒、表扬与批评等等,更离不开凝聚人心、鼓舞干劲、形成共识、引领方向等等一系列的工作,而这些工作都必须以口才这个工具为载体来实现。举个简单的例子,领导决定了做一项工作,他不去宣传、不去布置、不去分工安排等等,那么这个工作又怎么能得以执行呢?

    所以,如果说官员的口才面临新的挑战的话,我觉得这些挑战应该是怎么使讲话更具感染力、号召力、更加深入人心。我曾经提出一个观点,叫“会管理的企业家,员工敬畏;会演讲的企业家,员工追随”。实际上,这个道理也适用于政府官员。我们都知道希特勒,希特勒的演讲是很具煽动性和号召力的,当然,他的这种煽动和号召是负面的,所以有人说他“是在用演讲在杀人”。那么,我就在想,如果我们的领导干部具备了他这种超强的演说能力,并以这种能力服务于党和人民的事业,那该有多好啊。所以,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着。

    三、好口才能不能通过训练来实现?自信、知识、经验、词汇、思维,哪些因素是可以通过训练改善的?(请结合“口才树”理论)

    对这点我是持肯定态度的,我一直强调,好口才是练出来的,否则我们也就没有必要花大力气进行口才方面的辅导和培训了。

    现在,之所以有很多人,包括我们的领导干部口才不好,不是他们在这方面的能力有多差,而是由于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的训练。我经常在课上给学员举这个例子,没有人天生会开车,必须经过反复的练习才能掌握驾驶本领。同样,口才也是一种能力,而我们的学校教育在这方面是缺位的,我们大家从小都没有接受过讲话方面的专门的、系统的训练,这一课我们现在必须要补上。

    在“口才树”理论中,我给出了口才训练的理论指导和具体的训练方法。我认为口才训练的基础是心理素质训练,这就是我说的“树根”部分,也就是说首先要克服当众讲话时的紧张恐惧心理,要从不敢上台到敢上台,从上台后哆哆嗦嗦、讲不好,到从容应对、侃侃而谈,这些经过训练是可以达到的。

    另外,“口才树”理论中的其他环节,包括“树干”部分的口才基础训练、树枝部分的口才技巧训练、树叶部分的思维素质训练,都是可以通过有效的引导和恰当的练习得以提升的。我们历次培训,在这方面都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

    在这里我还想特别说明一点,在“口才树”理论中,我提出我们要把这棵树种植在肥沃的土壤上,而所谓肥沃的土壤,指的就是我们知识的积淀和储备,大部分人之所以讲话讲不好,和缺乏讲话素材、词汇量不丰富是有直接关系的。最近我正计划出一套书----《你也可以妙语连珠》(暂定名),在这本书里,我遴选了大家讲话中会用到的一百句哲理名言、一百句诗词佳句、一百句流行语、一百个哲理故事、一百个笑话,目的就是帮助大家进行必要的知识储备,哪怕大家每天只记一句话、一个故事,时间长了就非常厉害了,正所谓每天进步一点点,日积月累就不是一点点。

    4、您辅导和培训的官员和普通公务员有很多,他们参加培训有哪些需求,想解决工作中哪些难题?企业领导和公共部门领导的培训需求有哪些不同?

    在培训过程中我们发现,绝大部分学员非常迫切要解决的是上台演讲紧张的问题,其次就是诸如不知道讲什么好,言之无物、言之无序、讲话不生动、不具体、不幽默、没有文采等一系列问题,这些是从公众演说方面而言的。在人际沟通方面,我发现为数不少的学员不懂沟通心理学,不知道如何和别人进行有效地沟通交流,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和上级、下级、平级沟通时都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诸如表扬或批评下级时言语失当,挫伤下级的工作积极性,或有上级领导在场就不敢开口、讲话紧张等等,这也是学员比较关心和急待解决的问题。

    企业领导和公众部门的领导在培训需求方面既有差别,又有共同点。所谓的差别,就是企业领导更多地是面对员工、客户或上级领导发表演说,而政府官员更多地是面对公众、媒体发表演说,听众不同,讲话的目的以及讲话内容方面的要求自然也就不同,这是毫无疑问的。作为演讲教练,我们就要教会他们分析和把握语境、分析听众心理,使他们学会运用最有效的表达技巧进行有针对性的演说,以更好地达成演说的目的。当然,在演说的过程中,在语音、语速、语调、态势语等演说技术层面的把握上,他们是没有区别的。

    五、对领导干部来说,怎样才算拥有一副“好口才”,口才好有哪些衡量标准?

    在《会说话,得天下》这本书里,我提出了好口才的标准:善表达、会聆听、巧应对。这个标准适合于全体社会公众,当然也适合我们的领导干部。

    那么,关于“善表达”我想多说两句。

    领导干部怎么就叫善表达了呢?我希望我们各级领导干部能够树立这样一个理念:领导干部不能为了讲话而讲话,不能把讲话当作完成任务或是走走过场,更不能把讲话作为“表演秀”。领导干部讲话应该是有明确的目的性的,概括讲,领导干部讲话要使人知、令人信、动人情、促人行。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领导干部在讲话中必须严格遵循听众本位原则,就是说你讲的话,第一大家要听懂,第二要爱听,最重要的是听了以后要有所感悟,你讲的话要能走进听众的内心,使听众产生情感和情绪上的共鸣。很显然,官话、套话、大话、空话等等是达不到这一目的的。所以,领导干部的讲话必须要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有趣、言之有文、言之有情,要有感召力和号召力,落脚点是通过讲话促进各项工作更好地实施,这才叫善表达。

    六、中国政坛哪些官员的好口才给您留下深刻印象,他们的语言特点是什么?

    温家宝----诗人总理,讲话沉稳、坚定、富有文采,而且在讲话中不做作,时时处处洋溢着为国为民的浓浓真情,特别让人感动。我在讲课的时候,经常会以温总理的讲话为范例,让大家体会其中的深刻内涵。

    薄熙来,我觉得他讲话很幽默,可以说幽默是他的一个重要特质。他的另一个特质是干练,他讲到关键问题的时候,干脆利索、斩钉截铁、绝不拖泥带水,尤其是他在重庆打黑风暴中的讲话,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七、您接触过很多不同区域和不同层级的领导干部,在您看来,领导干部的口才高低,与区域文化和职位级别有无关联?

    怎么说呢?我个人的观点是,领导干部的口才好坏与区域文化或职位级别是没有关联的。我们不能说,某些地区的领导干部口才好,其他地区领导高部的口才差,更不能说因为这个领导干部职位高,所以他(她)的口才就好,这个领导干部职位低,所以他(她)的口才就不好,这些论断是非常荒谬的。我们一贯主张,只要经过系统的学习和锻炼,人人都可以拥有一副好口才,这是不容质疑的。

    但也不可否认,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一些职位高的领导干部可能会比职位低的领导干部口才要好。我认为这一方面和职位高的领导干部掌握的信息量大、见多识广、经验丰富有关系,更为重要的是,领导干部职位越高,讲话的机会往往就越多,熟能生巧,久而久之口语表达能力自然也就得到了相应的提升。说得再明确一点,是职位使他们有了更多地机会练习口才,这也进一步印证了我们反复强调的好口才是练出来的观点。所以,职位低的领导干部,只要找对方法,勤加练习,有条件要讲话、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讲话,那么口语表达能力一定会不断提高的。

    八、中国传统文化提倡“讷于言、敏于行”,您怎么理解说和做的关系?

    孔子说过“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大多数人将这句话理解为要少说话,多做事。我想这里面还是有值得探讨和商榷的地方的,我冒昧地谈一下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我认为,孔子所讲的“讷于言”,更多地应该体现在个人修养方面,就是我们说话要谨慎,不能口无遮拦,不管不顾,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而不是提倡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都要木讷寡言、不善表达。

    我们都知道《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故事,在那一番舌战唇枪中,诸葛亮表现出了非凡的辩才和超强的说服能力。他“讷”于言了吗?没有!如果诸葛亮“讷”于言,早被东吴的那些谋士们三两句话给打发回去了,那么也就不会有后来的火烧连营、大败曹军的精彩故事了。诸葛亮没有“讷”于言,为什么没有人批评他不从古训呢?因为他的“言”是职务行为,他所肩负的使命要求他必须能说,不能说就不称职,所以诸葛亮的“说”就等于“做”!

    同样的道理,对领导干部来讲,在他工作时间、工作范围之内,他的“说”和“做”也应该是统一的。“说”是领导干部日常工作中的重头戏,领导干部的执政方略、工作设想、工作要求等等,必须借助“说”、借助口才这个载体来完成。领导干部的“说”,也就是“做”,不会说,只能说明他们工作能力不强。所以,我认为,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应该是“既敏于行,又敏于言”。只要干得好,会不会说无所谓的观点是不正确的,而所谓的“讷”于言,也只不过是一些不善讲话、不会讲话的领导干部为自己寻找的托词罢了。

    而在职务行为之外,领导干部应该“讷于言”,不该说的话绝对不要说,比如,奉承的话、自以为是的话、炫耀的话、伤人的话等等,这些都是不该说也不能说的。

    九、国外是不是有很多类似“张嘴就来”口才培训机构,请介绍一下这个行业发展的趋势。

    国外口才培训机构很多,特别是在美国,对口才培训的重视程度更高,比如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卡耐基口才培训,就是美国口才培训界的知名品牌,已经有九十多年的历史了。

    而我国的口才培训呢,目前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口才培训机构相对还比较少,社会公众对口才的重要性以及参加口才培训的必要性、紧迫性的认识也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具体到行业发展,我认为,目前国内的口才培训存在着两个必须解决的问题,一个是关于口才的理论研究,特别是本土化的理论研究做得还很不到位。现在大学里的口才培训教材,都是国外的教材直接翻译过来的,社会上不少的培训机构也是把国外的口才培训体系和方法嫁接甚至照搬过来,存在着严重的“水土不服”的现象;另外,行业内缺乏统一的标准、各自为战的现象也比较令人担忧。

    但不管怎么说,我对这个行业是相当有信心的。二十一世纪是一个重表达、重沟通的世纪,舌头(口才)、金钱、电脑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人们赖以生存和竞争的“三大战略武器”。当代中国需要口才培训,当代的中国公众需要口才培训,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我认为口才培训事业大有可为,她是一份承载着希望与梦想的事业,对提升国人的口语表达能力、对构建和谐社会,都将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口才培训事业值得我奋斗终生。
 

相关文章: 关键字Tags:文若河,接受,决策,杂志,记者,采访,日前,文若河,接受,决
(责任编辑:演讲网 yanjian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