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地区别样风俗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相传,汉文帝(前179—前157年)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戡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民间传说中把元宵称为“汤圆”,是因它飘在碗里,像是一轮明月挂在天际。天上月圆,碗里汤圆,家人团圆,正如台湾民歌《卖汤圆》中唱的:“一碗汤圆满又满,吃了汤圆好团圆。”以象征团圆吉利之意。因汤圆最初只在元宵节上市供应,久而久之,便直接呼它为元宵了。
兰州:花灯猜灯谜
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规戒、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这是是各地元宵节中最主要的一项活动。据兰州市文化局研究人员介绍,“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
据《武林旧事·灯品》记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元宵佳节,帝城不夜,春宵赏灯之会,百姓杂陈,诗谜书于灯,映于烛,列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称为“灯谜”。如今每逢元宵节,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今年能喜气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唐宋时灯市上开始出现各式杂耍技艺。明清两代的灯市上除有灯谜与百戏歌舞之外,又增设了戏曲表演的内容。随着时代发展,各地灯市已经和年俗结合在一起,成为民俗活动中最热闹的一个节日了。北方的人们除游灯市外,又有迎紫姑祭厕神、过桥摸钉走百病等习俗,在我国西部的一些地方,每年的正月十五除了举办各样灯会外,还增加了有击太平鼓、秧歌、高跷、舞龙、舞狮等传统社火内容。
兰州正月十六跨火堆
过去,兰州市郊区县广大农村,在正月十六晚上有跨火堆的风俗。跨火堆是春节活动的最后一项活动,意在“驱邪除恶,降福降吉”,所以老百姓十分重视。
兰州市民跨火堆
每到正月十六晚饭后,家家户户都要在自家的大门口堆起草堆,一般是五堆或七堆不等。然后逐个点燃,草堆即可变为熊熊燃烧的火堆。全家人按辈分的大小、年岁的长幼按顺序从火堆上跨过去,也有跨两三遍的。直到熊熊烈火慢慢熄灭为止。跨火堆时,只要自家人一一跨过后,左邻右舍的孩子们也会参加进来。记得我们小的时候,在跨完了自家的火堆之后,就到别处去跳。哪儿有熊熊燃烧的火堆,就到哪儿去跨,不过有一条规矩,那就是先要等待这家的主人们跨过之后,才能跳他家的火堆。
相传,火堆燃起的熊熊烈火,不仅能驱走恶魔,除病疗疴,而且还能迎来新一年中幸福和睦和健康。在古代传说中,一切恶魔瘟鬼都害怕熊熊烈火,所以在春节期间就有贴红对联,在窗户上贴红纸葫芦,挂红灯笼,跨火堆等风俗。
兰州榆中:元宵观灯
元宵的灯始于何时?据史料记载,是在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即每到正月十五,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近年来,和国内很多地方一样,榆中城乡的灯会越来越盛行,县城或一些大镇子,每隔几年都要举行大型的灯会,从腊月二十九开始大街小巷都要挂上各种各样的灯,到腊月三十必须要挂齐。从正月初一开始人们观灯闹新春,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的夜晚,大人小孩都要去观灯,有不少村子的人趁着农闲开着自家车或是出租车带着家里的老人和亲戚朋友去县城观看华灯齐放,灿若霓霞,爆竹轰响,锣鼓齐奏,社火穿城,人山人海,笑声连连,灯火通明,真是热闹非凡。
榆中县文化馆彭举彦馆长告诉记者,每年正月十五观赏完灯后,人们又赶到县城中心广场和金牛广场去观看烟花,到了晚上八时,焰火喷射升空,呈现出各种图案:有的是一片茂林修竹,有的是当空盛开的朵朵菊花,把夜空照得通明。焰火升空,炮声轰隆,县城的元宵节氛围至此达到高潮。
酒泉:传统社火地蹦子
酒泉传统社火——地蹦子
在酒泉地区,最有特色的年俗就是地蹦子了。
一支地蹦子社火队由四个鼓子、四个拉花、四个和尚娃、一个膏药匠,一个傻公子、一个丑婆子,一个大头和尚、一个柳翠等角色组成。地蹦子的跑跳花样很多,有二十多种,跑跳一场长达三四个小时。它的跳法分为大小二十个阵,是靠布阵来跳的。
说唱兼备、歌舞并序是地蹦子最大的特点。其说唱形式可以分为先说后唱、先唱后说和自唱、点唱、对唱、边说边唱、边舞边唱等。说唱的内容也极为丰富,有唱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对美好前景向往的、对神灵祈求的、对官府褒贬期望的;有唱通过辛勤劳动获得丰硕成果后,人们愉悦心情的;有唱当地好人好事和坏人坏事的;有唱自然现象和颂扬吉利的;也有说唱古诗词的。大都即兴赋诗,现编现唱。自唱主要以膏药匠为主,他可以根据场合、对象自编自唱,大都唱吉庆的内容。
地蹦子的唱词里既包含着古老的文化内涵和酒泉的风土人情,也根据时代发展,融入了新的文化元素。
甘南舟曲:“迎婆婆”
元宵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欢度此节,各地民俗大同小异,而甘南舟曲县却别具一格。
每年元宵节,舟曲县城大街小巷,每隔几米,就写一道彩门,道道彩门上面又以长杆铺架,把各彩门连接起来,彩门上束扎着松枝翠柏,其间悬挂着五光十色的彩灯,门两楹镶贴对联,整个小城松棚连翠,灯火辉煌,姹紫嫣红,是一座不夜城。
舟曲历代文风甚蔚,不少才子举人,书法称誉省内,元宵节期间,更是舟曲人泼墨挥毫、激扬文字、大展才华之时,因而,此时的舟曲小城更是楹联的厅堂,书法的宝殿。无论机关单位,还是百姓人家,门门对联呈祥,家家喜气洋洋。
舟曲元宵节还有更热闹的一处戏,即“十九迎婆婆”。
正月十九这天,远近群众云集舟曲县城,逛寺进香观灯,徜徉于翠枝掩映、千灯争艳、诗圃画苑、楹联呈双的松棚灯街上,都想一睹“婆婆”的风采。“婆婆”即舟曲县城四街两关各寺庙里供奉的十六位“九天圣母子孙娘娘”。传说正月十九这天,子孙娘娘要出巡散福,迎“婆婆”即是迎接子孙娘娘来赐福。是夜,各寺庙的群众把盛装的“婆婆”神像用轿抬于隆庙山与其他“婆婆”汇合,然后,十六位“婆婆”的轿子由本村人拥戴着按名次、道路排列,依次缓缓下隍庙山进城。进城后,家家门前陈香案、供品,每迎一位“婆婆”,其家必然放鞭炮火花几串,并敬轿夫烟酒,以示虔诚迎道。藏汉群众,特别是少妇争抢“婆婆”轿上的荷色,钻轿底求福求子。十六位出巡散福的“婆婆”各自由乐队开道,随后是童男童女和手持各种器具的仪仗队,很是威风。此活动一直进行到凌晨三时半,天将亮时,“婆婆”们便被招到各自的寺庙,重又盘坐莲花台上。至此,舟曲的元宵节方告结束。
(责任编辑:演讲网 yanjian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