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层干部竞聘试题及答案解析
请你谈谈如何按照统一规则和分级行使出资产权原则,用多个积极性推进国企改制改革?
答:国资委的成立及其出台一系列文件,表明中央层面已解决了国企改制缺乏统一指导规划的问题。这不仅有利于中央企业的改制改组,也有利于地方规范推进国有企业改制改组。国资委在指导地方国有企业改制改组方面,不仅有制定规范及与各相关部门协调促进配套政策出台的责任,更重要的工作是要与地方国资管理机构及大型国有企业多交流,形成共识,更好地推进国有企业的改制改组。在国资委制定了基本规范并且建立必要的抽复查制度的基础上,中央大型企业经营者和地方国资机构在国企改制改组中的作用将日益重要,他们是否真正承担“国有股东”职责是国有企业改制能否规范推进的关键。应当支持中央大型企业和地方制定适合实际的改制规划和具体管理办法,用多方面的力量推进国企改制改革。
二、如何结合发展和组织结构调整,推进国有企业改制?
答:大型企业或集团在确定改制方案时有必要先对公司或集团的战略目标、业务前景及组织体制进行评估,要进行相应的结构调整再推进改制。某些大型国有企业,不少业务重合、事业重复,又不可能形成规模经济水平之上的竞争,可以先进行适当的归并整合,而后改制。整合应当用市场化的办法推进。但股东同一的企业,从法律上看亦可根据股东的安排直接合并或整合。因为如果先改制形成多元股东结构后再合并或整合,成本可能显著上升。但到底是否及如何整合,必须进行经济分析。许多国有独资企业,其下有一家甚至多家上市公司,拥有的存续资产有优有劣。形成这种结构,与我国采取优良资产上市、不好资产留给母公司的做法及利用母公司让政府和实体企业隔离、减少干预的想法有关。这种结构,使国有独资的母公司很难改制和股权多元化,简单化地让上市或非上市的子公司引入新股东,则可能破坏集团内凝聚力和整合能力。因此对这类集团,至少应评估是否有必要对主体业务资产及相应的子公司先进行适当整合,包括母子公司合并,而后引入新股东、实现母公司改制乃至上市的路径和方案。国有大中型企业根据原国家经贸委等八部委文件进行主辅分离改制,也是改制和企业业务、组织结构调整相结合的做法,应积极推进。这方面要注意的是,必须是真正的主辅分离,以防出现3~5年后需要再整合导致整合成本上升的问题。
三、国企改制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绝大多数国有企业都有必要进行改制。除主要职能是公共服务、业务和财务与政府难以分开的少数企业外,绝大多数国有企业都应变成公司制企业,部分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可以变成合作制企业,绝大多数企业都可以股权多元化。要根据企业发展前景及国家的国有经济布局调整战略,确定国有企业改制的基本方案。按从实际出发、统筹兼顾原则确定国有企业改制的实施方案。统筹兼顾首先是要处理好国有股东、收购者、债权人、经营者及职工的关系,其次是要处理好企业改制和企业长远发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系。按公开竞争、分类推进的原则推进国有企业改制工作。配套改革和调整政策,创造有利于国有企业改制改组的条件。
四、如何规范和完善国企的法人治理结构?
答: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为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基本的组织框架。在国有企业内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必须做到职责清晰、相互制衡,要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使决策系统、管理系统和监督系统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1、要加强股东对企业运营的监督作用,避免“内部人控制”。2、要保持董事会的独立性,强化董事会职能。在组织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方面。要做到董事会成员与经理层班子分开,董事长与总经理分设,避免人员重叠和监督弱化现象。3、要加强监事会建设,完善企业内部的管理监督机制。国有企业可以调整监事会人员的构成,由所有者代 表、政府专门机构、社会中介组织和职工个人代表组成监事会,监督企业经营管理班子的经营业绩和管理水平,监督其执行国家经营目标、维护国家权益的情况,检查和了解企业财务报告、盈利水平、经营方针和重大经营决策的情况等。
五、如何理顺国企内部组织的关系?
答:针对国有企业在组织结构上存在的特殊问题,需要健全国企的管理体制。合理设置管理层次,企业结构一般应控制在三层以内。以加强管理力度和提高工作效率。集团层次应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关联交易预警、对外担保、重大投资决策等制度,并通过外派高管及产权代表、内控审计、业绩考核、制度化流程、信息汇报与管理等方式加强对下属企业的管控。在内控体系建设上,应强调标准化和集中化管理。加强集团层次的主导作用。建立由集团自上而下的企业内控政策与程序,形成集团统一的内控标准和内控手册,下属分支机构执行。同时,要明确集团层次及下属单位在内部控制中的职责定位,界定内控综合部门与专业部门之间的职责划分。
六、如何加强国企监督,确保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执行?
答:对内部控制执行情况的监督,可以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两个层次。内部监督可以借助内部审计来完成。针对国有企业中内部审计职能受限的情况,应调整审计部门的设置,使企业审计部的地位高于其他职能部门,在业务上直接对审计委员会负责并向其报告工作,这种组织形式有利于内部审计作用的充分发挥。同时,还要转变内审职能,拓宽内审领域,规范审计行为,使内审从传统的查错防弊型转向现代的评价、服务和监控型;要努力改进内审方式,由原来的事后审计为主转向以事中审计和事前审计为主,以切实加强对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和评价,并要从单位实际出发。突出决策审计、经济效益审计、内部控制制度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等。
外部监督可以聘请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来完成。目前,在美国上市的公众公司,根据《萨班斯--奥克斯雷法案》的要求,需要向投资者公开披露本公司对内部控制的评价,并且需要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内部控制情况进行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目前,我国也应进行类似的立法,要求国内企业评价自身的内部控制情况,并经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的外部监督。
七、进一步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思路是什么?
答:1、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法律法规,依法维护所有者权益和所出资企业各项合法权益;
2、完善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体系,研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3、继续探索按市场化选聘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途径和做法,加大企业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力度,建立职业化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人员队伍,吸引优秀人才参加国有企业管理;4、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完善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制度;5、积极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加快培育和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
八、请简述政府收入规模的含义。
答:政府收入规模,是指政府究竟可以组织多少财政收入,也被称为政府收入的数量界限。一般认为,政府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或GDP)的比率,是衡量政府收入规模较为理想的指标。
在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时期,对于政府收入总是存在一个客观的数量界限,如果超出这个数量界限,就会对社会经济产生不良的影响,甚至会扰乱社会经济秩序,阻碍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就是说,对政府收入有一个最高数量限制,我们称之为政府收入客观数量的上限。另一方面,政府组织的收入也不能过少,否则,政府便不能履行其最基本的职能。也就是说,对于政府收入也有一个最低数量的限制,我们称之为政府收入客观数量的下限。由此可见,所谓的适量的政府收入,是介于这个上限与下限之间的政府收入量。
九、合理确定政府收入占GDP比重的重要意义在于那三个方面?
第一,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影响资源的有效配置。
第二,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影响经济结构的优化。
第三,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既影响公共需要的满足,也影响个别需要的实现。
十、近期内行政规费的改革的重点有哪些?
1、对现有的行政规费进行清理。以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事权范围为标准,取消所有与政府职能无关的行政规费和未经批准的行政规费;对一些具有税收性质,或便于用税收方式征收的行政收费实行“费改税”,对仍需保留的各项行政规费,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2、在对行政规费进行清理的基础上,制定科学严格的行政规费支出范围和标准。为行政规费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提供依据。
3、改革计划管理办法。即:将行政规费计划管理上升到行政规费预算管理,制定统一的编制单位行政规费年度收支预算的管理制度和规定,要求有行政规费的单位,年初必须按规定编制年度收支预算。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必须按月向财政部门提供收支情况报表。
4、加强法制建设,制定《国家行政规费管理条例》。依法加强行政规费管理,及时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维护国家财政分配秩序。
5、进一步完善分税制分级财政体制,改革现行复式预算体系,大力推行部门预算,为建立统一的国家预算,将行政规费彻底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积极创造条件。
(责任编辑:演讲网 yanjian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