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等五部门8月9日召开视频会议,对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进行部署,活动开展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不断完善。
一、社会各界对‘走转改’活动的评价。
1、广大干部积极评价‘走转改’活动。一是‘走转改’活动是坚持党的新闻事业性质宗旨、履行新闻工作责任使命的必然要求;是落实“三贴近”要求,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途径;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新闻工作者综合素养的有效举措。二是“走转改”活动,是大局所需、群众所盼,是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新闻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三是“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要求,是新时期媒体宣传的指南针。
2、群众认为‘走转改’活动,拉近了记者与他们的距离,让他们倍感温暖,并对这一活动寄予厚望。‘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记者把镜头话筒对准群众,把丰富多彩的节目送给群众,把新闻宣传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让人们群众成为新闻人物,让群众倍感亲切,他们希望这一活动能持续开展下去。
3、新闻工作者大部分认为‘走转改’活动让他们增长了才干,磨砺了作风。从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到多次组织记者到基层采访实践,广大新闻工作者在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生活的实践中,增长了才干,磨砺了作风,发表了一大批大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积极反映人民群众心声的新闻佳作,推动了实际工作开展,在推动经济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进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广大群众广泛好评。
4、著名传播学专家、省社科院原副院长王传寿称赞‘走转改’活动增进了新闻宣传工作的现场感、真实感和生活感。新闻报道的源头活水在第一线,要真正抓到好新闻,记者一定要深入一线亲力、亲为。这既体现了媒体的职业精神,也培养了记者的职业道德。有助于新闻记者了解社情民意,有助于切实地改进文风,有助于改进新闻宣传工作。
5、网民纷纷支持‘走转改’活动,认为这是新闻战线求真务实、贴近群众的一种表现。记者们切实地走到百姓中间,和老百姓交朋友,把老百姓当亲人,反映百姓的生活,展示百姓身边的发展变化,把准群众需求的时代脉搏,拉近了新闻与百姓的距离,真实感受到了记者的扎实作风。
6、国内媒体认为‘走转改’活动不仅是实现媒体社会职能的现实需要,更是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走基层,就要在新闻报道中站稳党的新闻工作立场,增进与群众的感情、强化群众的视角,以此赢得广大群众的欢迎;转作风,就是要坚持冷静客观的报道,让新闻报道真正走近群众、走进现场,赢得群众的信任;改文风,就是要运用群众语言说群众事、传百姓声,赢得群众的亲近。
二、改善‘走转改’活动的几点建议。
1、新闻媒体开展“走转改”活动,必须要形成长效机制,切莫走马观花。首先应该抛弃应付心理,“走转改”活动只有从思想上引起重视,才能达到实践“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的目的。媒体记者要长期坚持和老百姓交朋友,把老百姓当亲人,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把准群众需求的时代脉搏,才能真正把党的声音传送到群众的心里,把群众的声音反映上来。
2、领导要起带头示范作用,营造想下基层、争下基层的良好氛围,同时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激发新闻工作者下基层的自觉性。“走、转、改”关键在于领导带头,同时发挥模范示范作用,激发广大新闻工作者向往基层的内在冲动和走进基层的积极性,增强新闻工作者投身走基层的自觉性,变“要我下基层”为“我要下基层”,变“外在压力”为“内生动力”,这样才能推动广大记者切实走进基层。
3、建立完善激励机制。在职称评定、职务晋级、业务考核、业绩评价、新闻评奖等方面向积极走基层、驻基层的编辑记者倾斜,在稿件处理、工作安排、收入分配、生活条件等方面给予保障,激励新闻工作者关注基层、投身基层。
4、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增加下基层在绩效考核中的权重,对走基层不合格的人员,包括各级负责同志,实行三个“一票否决”:当年不晋职、当年不评先、当年不评优。对于在基层表现好的新闻工作者,实行三个“优先”:评好稿优先、评职称优先、评先进优先。对于长期不走基层、脱离实际、作风飘浮的采编人员,坚决调离岗位。
5、建立面向长期走基层记者的培训机制。为方便在基层采访的记者经常阅读内部文件、了解宏观情况、把握全局趋势,湖北规定新闻媒体必须制定教育计划,定期组织培训,主动提供文件、资料,加强交流研讨,帮助基层记者提高政治敏锐性,拓展宏观视野。新闻媒体招聘的大学毕业生,首先安排在联系点或记者站进行为期一年的培养锻炼,通过走基层,增进群众感情,增强宗旨意识。
(责任编辑:演讲网 yanjian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