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个故事。一天,一个水手准备出海,他的一位朋友问他:“你的祖父死在哪里?”水手答道:“死在海里。”朋友又问:“那你的父亲呢?”水手答:“也死在海洋的风暴中。”朋友大声说:“天哪!那你为什么还要当水手去远航呢?”水手笑着反问道:“那么,你祖父死在哪里?”朋友回答:“死在床上。”水手又问:“那你的父亲呢?”朋友答:“也死在床上。”水手笑了,说:“朋友,那你为什么晚上还要睡在床上呢?”那朋友霎时便无言以对了。
不用说,水手的回答非常精彩,究其个中原因,是因为他用了人们所熟悉的类比的表达方式,将“球”踢还给了对方,才轻而易举地占了上风。这里所谓的“球”就是指对方的话题;当需要反驳时,我们不妨先接过对方的话题,然后,用某种与之相似的事物或情况来打比方、作比较,并依照对方的语言表达形式掷还给对方,从而达到反驳对方的目的。上述水手,在反驳时,就是这样做的。当然,在踢还“球”的时候,我们既可以将对方的话题、表达方式原封不动地使用,也可能只触及对方话语中的部分字词或表达形式,但是,无论用哪种方式,只要所说的事物有可比性,那么,就都有可能做到在将“球”踢回去的同时,也封住对方的口。
第一种情形是“完全性仿造”的类比反驳。
英国一家电台采访作家梁晓声,途中,记者要求他:“下一个问题,请你用‘是’或‘否’来回答,好吗?”梁晓声答应了。那记者问:“没有文化大革命,可能不会产生你们这一代作家,那么,文化大革命在你看来,是好还是坏?”面对如此狡黠的提问,梁晓声没有犯怵,他灵机一动,答道:“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没有以反映二战而出名的作家,那么,你认为二战是好还是坏?”斯言一出,使那位英国记者顿时无话可说了。不难看出,梁晓声在反驳时,无论从话题内容到表达形式,乃至语气上,都完全“模仿”了对方,同样产生了某种似乎矛盾的语义表达,所以这“球”踢得非常准确、有力,跟上述水手的辩驳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二种情形是“局部性的仿造”类比形式。
它指的是在反驳时,紧扣住对方话语中的部分关键语词或者概念,用另一种事物或情况来加以对比,从而使之形成反差,暗示出某种既矛盾又荒谬的结论来。德国女数学家艾米·诺德获得了博士学位,可是要经过教授会的讨论才能批准能否有授课的资格。资深数学家希尔伯特非常赞赏她的才华,在哥廷根的大学教授会上,因为诺德是女性而对其任教资格引起了争论。某教授振振有词地说:“我们的战士从战场回到课堂,突然发现自己拜倒在女人的脚下读书,会作何感想呢?”希尔伯特听罢,立即起来反驳:“先生们,候选人的性别绝不应当成为反对她当讲师的理由。毕竟,课堂不是洗澡堂!”这里,希尔伯特在接过对方的“球”(课堂)以后,巧妙地用“洗澡堂”来做替换词,从而形成了强烈反差,在某种荒谬的类比中巧妙地将“球”踢回给了对方,把对方的“性别区分”论批驳得体无完肤,并让听众的同情立即转向了自己一方。总之,在需要反驳别人时,无论用“完全性仿造”或“局部性仿造”的方式,都有可能做到在类比中将结论推向荒诞不经的极致,从而达到将“球”踢回并封住对方之口的目的。
专家为您服务 咨询热线:13220535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