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类比推理具有生动形象,深入浅出的说理功效,人们在论辩中免不了要经常运用它。由于类比推理的结论是或然的,因而人们在论证中总是想方设法来提高类比结论的可信程度。逻辑学中提高类比结论可信程度的根本办法有两条:其一是在两类事物中找出尽可能多的属性来类比,认为两类事物的相同或相似点愈多,它们在另一点上相同或相似的可能性就愈大;其二是尽可能地在同类事物中进行类比,既然所比的两事物为同一类事物,那么它们就很可能具有本质或非本质方面的相同属性。如人们在测试某新型药物对人体是否有效时,总是选择与人同属哺乳动物的鼠、猫、狗身上进行实验。但是论辩中运用类比的情景与此完全不同。第一,论辩中所运用的类比,绝大多数为“单属性类比”,即人们只是根据两类事物在某一点上相同或相似,进而推论出它们在另一点上相同或相似;第二、论辩中所争论的问题大多是抽象艰深、一时不为人们所理解的问题,而用以类比的事物则是人所共知的形象、浅显的事物。两事物不但不属于同一类事物,而且具有极大的“反差”。这就要求人们考察并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新办法来确认论辩中的这种“单属性类比”是否合理,以防陷入类比不伦的诡辩泥淖。
论辩中的“单属性类比”可形式化为:
A对象具有属性a和b,
B对象具有属性a,
所以,B对象也具有属性b。
这里,A与B是两类迥然相异的事物,a是两事物唯一相同或相似的属性。如何考察这种类比结论的可靠性呢?
1.从相类比的两事物中,可否抽象概括出某种常理或生活哲理,如能,则这种类比的结论就很可靠。
如: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
正如合理施肥既有利于庄稼的生长,又容易刺激杂草的生长一样,市场经济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增强人们的竞争意识与开拓精神,也容易滋生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精神“杂草”,关键是我们怎样去建设与管理,去及时地将“杂草”拔掉。
从上述类比中,人们很容易概括出“凡事有长必有短,有利必有弊,科学的意义,人类的智慧正在于扬其长而避其短,尽其利而抑其弊”。在论辩中,对包涵于两类事物中的此类常理、生活哲理略加点化,可大大增强类比的可信性和说服力。
2.所类比的两事物是否高度相关。即两事物的唯一相似点对两事物是否具有本质意义;两事物的相同或相似属性与类推属性之间的联系是否必然而且一致。
如果两事物的相同或相似属性具有本质意义,那么它们在其它属性上相同或相似的可能性就大,反之就小;如果两事物的相同或相似属性与类推属性之间的联系必然而且一致,那么这种类比的可信度、说服力就强,反之就弱。
如:某脾气暴躁者在遭人批评后为自己开脱说:“发怒是人宣泄情感的重要方式。水库积水过量,就得泄洪,否则一旦造成决堤,就会危害四方;人的愤懑情绪过分压抑,也会造成情感‘决堤’,危害自身与他人。”此例中,“蓄水”是水库的本质属性,而人生的意义并不在于“积怒”;“泄洪”是排遣水库过量积水的必然渠道,而人的郁闷情绪并非一定要用“发怒”的方式来排遣,譬如可通过适当的心理调适来加以化解等。这种缺乏相关性的类比是很难服人的。类似的例子还可举出许多。在一次国际性会议上,某大国一新闻记者在非难解决国际争端要坚持协商一致的原则时说:“这怎么可行呢?一个家庭要有一个家长,在家庭发生纠纷的时候,还要由家长最后裁决,国际问题要比家庭问题复杂得多,如果什么问题都得协商一致,那么什么问题也不能得到解决。”在此例中,家庭争端与家长最后裁决之间并无必然联系,因此作为这一类比的前提就难以成立,自然不用说整个推论的说服力了。
类比中的两事物相似点的本质意义及相似点与类推点之间的必然、一致的联系是增强类比可信性、说服力的重要因素,世间万事万物虽各自具有千差万别的不同属性,但不排除事物与其属性在联系方式上的相似或相同,这正是类比推理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的前提和基础 。
3.除相似点及类推点外,两事物间是否存在着具有本质意义的不同方面。
类比的可信程度取决于两类事物的相关程度,这种相关程度从广义上说除相似点与类推点两方面的高度相关以外,还应进一步考察两类事物是否存在着相关的不同方面,这些不同方面是否具有本质意义。如相类比的两类事物间存在着具有本质意义的不同方面,那么这种类比就很难成立。
有人对在中学生中进行性知识教育及社会上的婚前性行为现象发表过一通“高论”,说在中学生中进行性知识教育是毫无意义的,如同教他们游泳而不允许下水,无异于缘木求鱼。婚前性行为也无可厚非,因为人们在买一双鞋前还得试穿一下,婚姻是终生大事,岂可草率从事,等等。再如,有人以这样的话来斥责某些“瘾君子”,你为什么不每天去吃砒霜却要每天去抽烟呢?因为这都是要命的呀?这些类比都犯有严重的类比不伦错误,此类类比中所讨论的事物与用以类比的事物间本质方面的不同是显而易见的。游泳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全然是机械技能,不下水难以学会游泳,而性知识,不是机械技能,完全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吸烟不会像食砒霜那样迅速中毒致死,而且可给人带来即时的满足,食砒霜是绝不会有这种功能的。这正是一些人明知吸烟危害健康而又照吸不误的根本原因。
论辩是一种快速反应,不少人在论辩中使用类比往往处于“灵机一动”,很少有时间去细想所用类比是否合理,是否有说服力。因此,熟练掌握一些判明类比正误的方法与技巧,一方面能有效地辅助其论证,防止立论时因类比不伦而滑入诡辩;另一方面则可对对方所用的错误类比作出及时、准确而有效的驳斥。
专家为您服务 咨询热线:13220535006 |